皮市街改造复原工程已经进行了好几个月,无论是从已经初显魅力的青砖灰墙的街面,还是从重新仿制的老式门窗,都显露出新皮市街正逐渐恢复百年老街的原味面貌。作为其中重要部分,皮市街的路面也开始铺设,为了再现百年老街特有的古韵,皮市街路面铺设特意用上了花岗岩麻石。为什么选用麻石?麻石又从何而来?老百姓对皮市街将来的麻石路面有什么看法?记者昨天就此进行了采访。

3万块百年麻石来自700公里外深山
“为了能够找到与皮市街历史街区风貌相匹配的石料来铺设路面,可费了大劲。一是因为皮市街需要的麻石总量多,大约近3万块;二是皮市街需要的是原汁原味的老石料石材,而现在全国各地老石料石材供应量本来就不足,想要找到颜色、质地、时间都合适的石料更是难上加难。我们最终选中的3万块百年麻石是从700公里外的浙江山区收购来的。”在皮市街路面改造现场,一位工程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
这位负责人说,为了保护和复原皮市老街的历史风貌,有关部门特意决定避免在皮市街改建过程中使用沥青或混凝土等建材铺设路面,而是采用一块块的花岗岩麻石铺设路面。可是这种麻石在省内都难寻踪迹。经过长时间的寻找之后,有关部门终于在浙江温岭山区一带数十个偏僻的小镇区域内发现了颜色、质地、时间等条件均适合的麻石。确定之后,有关工作人员上门收购,耗时两个多月,才把这3万块麻石全部收购齐。
收购工作完成之后,怎样才能把重达数百吨的3万块麻石安全送达扬州施工工地,又成了工作人员的一块心病。几经研究,工作人员决定分批运输,为了避免在运送过程中对麻石造成破坏,特意减小每辆卡车的承载量,规定每辆卡车只准运送100平方米的麻石,最后总共用了20多辆重型卡车才把麻石全部安全送达扬州施工工地。
【居民意见】
皮市街不宜铺麻石路
■麻石铺设的路面高低不平,甚至有点坑坑洼洼,不仅雨天容易产生积水,而且平时步行或骑车都多有不便,尤其是皮市街两侧居住的老人数量不在少数,高低不平的麻石路面对他们的日常出行极易造成障碍。
■麻石在铺设时其下方单纯采用黄沙与路面基础结合,牢固度不够,日后车流量上升,麻石容易被车轮带起并翻覆,造成损坏。
■解放前的麻石路面大多只有两三尺宽,而现在建设的麻石路面居然有5米多宽,有故意制造“伪老街”之嫌。
【建设单位解释】
麻石铺路好处多
■在各类基础设施和管线下地之后,由于麻石本身的良好透水性以及相互之间预留的缝隙,便于雨后雨水渗入地下,因此肯定不会在地面形成积水。

■由于麻石的长、宽、高都被严格限定,且在铺设过程中采用辅料填充缝隙等措施,已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路面的相对平整。加上施工工艺的有效保证,麻石和路面的结合度能够得到保证,不会出现市民担心的车辆滚压麻石翻覆的情况。
■麻石铺路还具有造价低、不容易被破坏等特点。每平方米麻石的收购价仅为150元左右,新石板每平方米要两三百元,而且新石板的厚度一般只有5厘米左右,容易被车辆轧碎,而百年旧麻石厚度要比新石板厚一倍以上。
路面铺麻石被居民“误解”
“皮市街改造是好事,工程开始之后,大家心里都欢喜得不得了。唯一让我们担心的是,麻石路当然没有水泥路或者柏油路来得平坦,将来路铺好之后可能会出现坑坑洼洼的现象,这对我们附近的居民尤其是老人就不方便了。”昨天,家住皮市街的79岁老人薛瑞荣对于新皮市街选择麻石做路面显然有着自己的看法。在薛老汉的带领下,记者来到皮市街中段正在铺设麻石的现场,看见麻石路面已经铺好了五六米的长度,路面全部由两张A4纸大小的一块块麻石组合铺就而成,而且路面的表面总体呈现为弧形,中间高两边稍低,路面平整程度与一般的沥青或水泥路面相比,确实存在较大的差距。而在施工现场,不少附近居民住户一边驻足围观麻石铺路,一边议论纷纷。记者发现与薛老汉的意见相似,附近很多居民对麻石铺路显得颇有微词。家住皮市街东侧老巷里的叶振国老人告诉记者,他和不少老街坊都觉得路面铺设麻石不实用,这样的“修旧如旧”不如不要。
建设单位:
麻石铺路其实好处颇多
面对不少附近居民住户对于麻石铺路实用性的误解,工程建设单位强调其实麻石铺路的好处颇多,可能是在建设之初没有充分向附近居民解释说明,才造成现在的误解,但附近群众对于百年麻石铺路的误解也大多是出于对皮市老街改造的关心,可以理解。
麻石的铺设具有造价低、不容易被破坏等特点。据介绍,每平方米麻石的收购价仅为150元左右,要以新石板动辄每平方米两三百元的花费便宜不少,而且新石板的厚度一般只有5厘米左右,容易被车辆轧碎,而采用百年旧麻石不仅厚度要厚一倍以上,不容易被破坏,而且更加经济。
【扬州文史专家晏炳森谈麻石铺路】
麻石铺路实用美观
我曾亲眼见证了扬州老城区的变迁,对于皮市街的改造恢复工程也一直十分地关注。在先前的皮市街恢复设计方案讨论会上,我就曾强调新皮市街要打造古巷风貌、突出其百年幽深的韵味。而晏炳森对于采用百年麻石铺设皮市街则持肯定态度。
老城保护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而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老旧街区的历史风貌保护和改造工作应当从它的地形地貌、道路、建筑物、构筑物、水系、植被进行综合考虑。对于具体的老城区历史街道的改造,不仅要从外观来达到“修旧如旧”的老样子,还要从用材上尽可能使用有历史价值的旧材料,皮市街路面采用百年麻石就是从这些角度出发所作的选择。
选择麻石“复古”国内不在少数
其实扬州本地选用麻石铺路在国内并不少见,外地很多地区在进行古城保护时选择麻石铺路的城市也早已不在少数,而且逐渐成为这些城市进行古城改造改建和恢复的主流选择。比较典型的例子如浙江古城绍兴、苏州的周庄、浙江的南浔和乌镇,其中尤其是古城绍兴,其从2001年开始的旧城保护中,逐渐意识到旧石板石材的用处,很多的旧石板石材都被绍兴有关部门在老城改造过程中得以适当的运用,而且取得了不错的实际观感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
相比之下,扬州直到前两年才注重在古城改造中使用老旧石材石料,但近年来我市在这方面也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晏炳森同时也强调说,老街道的改造,既要尊重历史,保持原有风貌,但不是意味着要保留一些破破烂烂的东西,而是要从本质上保存古建及其外围配套格局的特色,保存其个性。与此同时还要解决好居民的生活基础设施,使之适应人们现代生活需求,两者之间有矛盾的地方,但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目前,扬州城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已经启动,扬州老城区的规模很大,在老街区保护和改造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