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日起,扬州建筑垃圾实行封闭运输
从9月1日起,扬州市建筑垃圾实行封闭运输,今后我市将在郊区设立专门的场所,对渣土车进行封闭清洗,然后方可进城,以解决市民反映比较强烈的渣土车进城扰民问题。 建筑垃圾扬尘成空气质量“杀手”
记者昨从环保部门获悉,本月26日—28日,我市空气质量API平均值接近“优”,部分监测点的空气质量达到“优”,比前几天空气质量又有提高。专家分析,其原因是这两天的阴雨洗净了空气中的扬尘颗粒。“每当阴雨天气,扬州的空气质量总会提高一个档次。”
不过,专家介绍,按照惯例,每隔一段时间不下雨,扬州的空气质量只能长期保持在“良”的状态,难以达“优”,而导致“良”“优”差异的主要因素就是建筑垃圾、建筑渣土带来的扬尘、可吸入颗粒。“可以说,建筑垃圾带来的扬尘,就是空气质量的‘杀手’。”
下月起,建筑垃圾要封闭运输
怎样让建筑垃圾乖乖“听话”,不影响我市的空气质量呢?市建设局、城管局、公安局近日联合召开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的专项会议规定,渣土运输车辆必须先“洗脚”、后进城,而且要密闭运输,把建筑垃圾、建筑渣土带来的扬尘、可吸入颗粒,尽可能多的留在距城较远的地区。
据了解,这些年,我市不断加大城市建设改造的力度,每年都有一批大型建筑项目开工。这些项目中,有一些工地忽视了对扬尘污染、裸露土堆的覆盖与治理。夜晚,拖运渣土的卡车超载现象严重。这些运输车辆在途中一路散落,如遇到大风一刮,城市上空满是灰尘,空气顿时变得污浊,影响人居环境和城市整体形象,直接降低了市民赖以生存的空气质量。
处置建筑垃圾须先申领处置证
在这次专项整治会议上,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市区建筑工地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运输管理的通告》,对于各种建筑垃圾从产生到运输,以及运输车辆都作出了具体要求。
“下月起,建设、施工单位和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进行建设、拆除、修缮、装饰工程中所产生的余泥、余渣、泥浆及其他废弃物等建筑垃圾,将实行处置核准制度,产生建筑垃圾的单位和个人,要先向市城管局申领处置证,并签订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倾倒、堆放或者处置建筑垃圾,更不得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
而在建筑垃圾运输方面,《通告》也明确了相关规定:建筑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出入口应砌筑洗轮槽,配置车辆冲洗设备。这一点,我市在管理上已经起步,在我市“扬州天下”楼盘开发工地,记者看到装满泥土的重型卡车驶出建筑工地前,要缓缓地经过一个长长的水池,当车轮上粘着的污泥全被洗刷掉后,再驶到马路上。
另外,运输建筑垃圾的车辆在不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的前提下,必须采取密闭运输,不得沿途遗洒、飘散载运物,车轮不得带泥行驶。运输建筑垃圾的车辆应随车携带处置证,按公安交管部门指定的时间、路线行驶,接受相关部门的检查。
渣土容易危害市民身体健康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大气污染的防治力度,拆掉了一批“大烟囱”,淘汰了一批尾气超标排放的动力车辆,使得市区空气质量得以明显上升,2005年和2006年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分别达到317天、318天。但2006年全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包括南京、扬州在内的8个城市遭遇扬尘污染,可吸入颗粒物一项未能达标。
“扬尘污染,是影响我市环境质量的一个顽症。”据市环保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造成扬尘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部分建筑工地未围挡或未及时洒水作业,造成工地尘土飞扬;部分沙土车辆违规运输,导致沙石泥土到处散落,形成扬尘污染。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建筑水泥、矿渣砖和装饰石材中多含有氡,它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导致肺癌;一些板材,如人造板等含有的甲醛可以致癌,也可能导致胎儿畸形;一些油漆、胶、涂料中多含有苯类物,可致癌,引发血液病等。另外,建筑垃圾中多存有金属碎屑等放射性物质。因此建筑垃圾不光破坏环境的美化,对空气等也有一定的污染。
|